站点介绍
10月的北京秋高气爽,金色的阳光洒满长安街,10月15日上午7时30分,随着发令枪响,2024北京国际马拉松赛正式拉开帷幕,来自全球42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余名跑者齐聚天安门广场,共同踏上42.开云·kaiyun体育(中国)官方网站-AI智慧体育195公里的征程,经过激烈角逐,埃塞俄比亚选手塔德塞·阿贝拉以2小时05分38秒的成绩夺得男子组冠军,并打破赛会纪录;女子组冠军则由肯尼亚选手玛丽·基普科奇获得,成绩为2小时21分45秒。
赛事规模创新高,国际化程度提升
本届北京马拉松赛是疫情后规模最大的一届,参赛人数突破3万,其中外籍选手占比达15%,创历史新高,赛事组委会介绍,今年共有超过16万人报名,中签率仅为18.7%,足见其火爆程度,赛事还吸引了包括波士顿马拉松、东京马拉松等六大满贯赛事组委会代表前来观摩,进一步提升了北京马拉松的国际影响力。
赛道优化,展现古都风貌
今年的赛道延续了经典路线,起点设在天安门广场,途经东长安街、建国门、奥林匹克公园等地标,终点为鸟巢国家体育场,与往年不同的是,组委会对部分路段进行了优化,减少弯道和坡道,为选手创造更好的竞赛条件,赛道两侧还增设了20个文化展示点,通过京剧表演、传统鼓乐等形式,向世界跑者展示北京的历史文化魅力。
非洲选手包揽前三,中国选手表现亮眼
男子组比赛中,埃塞俄比亚选手塔德塞·阿贝拉从30公里处开始领跑,最终以2小时05分38秒的成绩夺冠,将赛会纪录提高了27秒,他的同胞盖布雷梅斯克尔和肯尼亚选手基普图姆分获二、三名,女子组方面,肯尼亚选手玛丽·基普科奇以绝对优势夺冠,埃塞俄比亚选手阿雅娜和中国选手张新艳分列二、三位。
中国选手方面,老将董国建以2小时09分12秒获得国内男子组第一,总排名第八;女子组张新艳则以2小时26分33秒刷新个人最好成绩,赛后董国建表示:“虽然与非洲选手仍有差距,但我们在逐步缩小距离,未来会继续努力。”
全民参与,健康理念深入人心
除了专业选手的激烈角逐,大众跑者同样是赛事的主角,今年组委会增设了“亲子跑”和“环保跑”等特色项目,吸引近5000个家庭参与,65岁的北京市民王大爷连续第10年参赛,他笑着说:“跑马拉松不是为了名次,而是享受健康和快乐。”赛事还倡导绿色环保理念,所有补给站均采用可降解材料,并设置垃圾分类回收点。
科技赋能,保障赛事安全
为确保赛事顺利进行,组委会首次启用5G+AI技术,通过无人机和智能摄像头实时监控赛道情况,选手的芯片计时系统精度提升至0.01秒,并通过人脸识别技术防止替跑现象,医疗方面,沿途设置25个医疗站和50辆救护车,配备200余名医护人员,全程无重大伤病报告。
赛后服务获好评,志愿者成亮点
赛事结束后,选手们在终点区享受到了冰敷、按摩和特色餐饮服务,来自北京体育大学的志愿者小李说:“我们凌晨4点就到岗了,虽然辛苦,但看到选手们的笑容,一切都值得。”组委会还联合北京市文旅局推出“马拉松旅游套餐”,为外地跑者提供景点优惠和交通便利。
展望未来:打造世界顶级赛事
北京市体育局局长在闭幕式上表示,北京马拉松将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,争取在2026年跻身世界田联白金标赛事行列,赛事将加强与国内外城市的交流合作,推动马拉松运动的普及与发展。
随着夜幕降临,2024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在鸟巢璀璨的灯光中画上圆满句号,这场体育盛宴不仅展现了竞技的激情,更传递了健康、包容与团结的城市精神。
评论列表 (0条)